孩子戴上助听器后,家长应该知道的知识
导读:
能听到声音不一定就能听懂语言。听到声音只是听懂语言的前提。在听到声音、听清楚声音的基础上,还要经过学习,才能真正理解语言。
人们的说话声属于复合音,由低频、中频、高频构成。听力正常的人能感受到各种频率的声音,而听力障碍者不然。多数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只能感受低频的声音,而不能感受中频、高频的声音,这样就只能听到正常语音的某一部分,因而只能听到声音而听不清说什么。就像一个音调不全的钢琴的键盘,只能弹出声音,而弹不出乐曲一样。
要解决这个问题,首先必须请专业人员根据聋儿的听力损失情况选配合适的助听器(如同把损坏的钢琴键盘音调调齐);然后进行听力训练和语言学习。只要这样才能做到听到声音和听懂声音。
孩子戴助听器也像人们初戴眼镜、新镶一个牙一样,要有一个适应过程。助听器是帮助孩子恢复听力的重要工具,是聋幼儿不可不戴的必需品。那么,家长要注意什么?做些什么?以下十点供您参考。
第一,有些孩子拒绝配戴助听器,比如有的孩子一戴助听器就哭、闹或用手抓。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,当家长的应当首先把助听器戴在自己的耳朵上,给孩子做个样子,要表示出很舒适、很得意的样子,或是用更好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戴助听器的兴趣,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良好习惯。
第二,注意摘戴前先把助听器的开关关上,耳模和耳甲腔吻合,戴牢后再打开开关。没有语言的孩子,音量调节要根据孩子的反应而定。如果音量过大,孩子表现出惊恐不安的样子;音量太小,孩子没有反应,有语言的孩子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示,回答助听器好不好、有没有声音等问题。
第三,睡前关好开关,取下耳模及助听器,以免造成不良后果。因耳模较坚硬,易把外耳道压疼、压伤。
第四,在炎热的夏季,孩子不停地活动,容易出汗,汗水会沿电池盒浸入机芯,应采取恰当措施,如用象皮套、钩针钩的线套,套在助听器上,预防汗水的侵蚀,以延长助听器的寿命。
第五,聋幼儿初戴助听器往往感觉不舒适,需要一个适应过程,一般在两周左右。这阶段应当注意三点:
① 开始要把助听器的调节钮开小,然后渐渐增大,以便于适应。
② 戴助听器的时间从短到长,比如第一天戴 1~2 个小时,第二天戴 2~3 个小时。根据聋儿的适应能力,逐渐延长时间,一直到对戴助听器有好感,产生依赖为止。
③ 训练地点要从安静的室内到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,以培养孩子适应各种声音。 第六,聋儿的听觉训练,应从婴幼儿期开始。母亲将孩子抱在怀中,给他唱歌,或靠近孩子的耳朵说话,让他感觉声音的振动,训练他对各种声音作出反应;一旦孩子能利用自己的残余听力辨认声源,他的听觉就开始发展了,此时应当培养他注意更多的声音,比如听录音机、电视机的声音,听开门声、铃声、盆声、碗声、鼓声、狗叫声,识别每个发音的东西,必要时还可以让他边听边用手触摸发音的物体来感觉发音的振动。这些都是聋儿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第七,抓住孩子的视线。每当孩子看着你的时候,你就跟他说话,渐渐地,他的目光就会集中在你的脸上,养成注意看你口型的习惯,特别是当他发现看别人说话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时,他的目光就变为专注。注视口型,看人说话,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第八,利用发音感觉声音的振动。当你说啊(a)的时候,把手按在脖子正中,会感到声音的振动;当你说摸(m)的时候,把手指按在两侧鼻翼,会觉得鼻腔振动;当你说不(bu)的时候,把手指放在嘴唇前边,可感到有一股气流冲出来。这些触觉信息,都可以用来帮助聋儿发音,这对重度的聋儿尤其重要。
第九,语言训练是非常关键的。首先让孩子理解语言,发展语言能力。先从单词开始,许多单词可以单独作为语言使用,例如吃、跑、跳、走、停……。从孩子理解第一个单词开始,他就获得了语言能力。
第十,在日常生活中,有意识地让孩子听说话,学说话;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实际,教他认识事物的名称,如吃饭时,指着饭碗教他说“碗”;出去玩时,看见汽车教他说“汽车”,看见花教他说“花”、“红花”、“黄花”、“白花”等等;还应当教孩子说儿歌、讲故事。
家长应经常带着孩子去些有趣的地方玩。带着孩子做些有趣的游戏。这都是启发孩子说话的积极性措施。随着孩子的成长,语言词汇日趋复杂、丰富,经过持久的训练和培养,你会为孩子的进步和成绩感到自豪,你也会说“只要努力,就能取得了不起的进步”。你的孩子也将为此感到自豪,并因此而更有前途。
宝宝初戴助听器时的感觉,就像正常人突然戴上一付假牙一样,感觉不舒适,需要一个适应过程。如果您引导得法一般需要2~3 个月,甚至更短的时间。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:开始时,先把助听器的音量调小,然后逐渐增大,以便其适应。初戴助听器时,要根据宝宝的适应能力,时间应由短到长,直到孩子对助听器产生好感。训练地点,要从安静的室内逐渐过渡到鸟语花香的室外,从听柔和的音乐开始,到培养孩子适应各种声音。切忌强求宝宝配戴。
1、做好“晨检”:
I. 电池电压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:
II. 助听器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?
III. 是否有反馈啸叫?
IV. 小儿对声音听取的敏感度与以前相比有无变化?
2、听觉和言语训练的环境要相对安静
3、注意助听器听取的较佳距离
4、学会使用助听器的“T”档
5、争取使用无线调频(FM)系统
随访目的:了解助听器的使用情况,确保患儿能正确的使用助听器,并得到较大的益处,及时为患儿及家长提供更多的信息。
随访方式:
1、询问家长
2、调查问卷
3、声场评估
随访内容:
1、复查听力;
2、检查助听器,调整或更新;
3、和家长讨论助听器及耳模使用情况;
4、必要时再次指导患儿正确的使用助听器;
5、了解聋儿能听到的声音及语言辨别力的改进;
6、是否需要对MPO、耳模及阻尼器进行调整;
7、观察及讨论其它助听装置,如调频助听器、电话拾音、线圈等的使用;
8、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。
所以,家长在复诊前应询问语训教师及相关人员助听器使用情况,其结果通常会提示出一些问题,所以在平时要及时记录下助听器发生的问题,和小儿的反应,便于及时调节助听器。